<code id="ijqzr"><nobr id="ijqzr"></nobr></code><tr id="ijqzr"></tr>

    歡迎訪問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參觀熱線:0791-86214160    

    COPYRIGHT ? 2020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All Right Reserved
    聯系電話:0791-86214160 郵箱:jxn4a@163.com 地址:南昌市西湖區象山南路119號   
    贛ICP備12002179號         贛公網安備 36010302000549號     

    資訊動態

    資訊動態

    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講解詞

    發布時間:
    2021/01/15
    瀏覽量

    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講解詞

     

    序廳

     

       各位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參觀,很高興能為大家講解。

       現在來到的是我館的序廳,它的總面積為600平方米,高為九米,正中雕塑的造型是一把昂揚向上的軍號,圍繞著它紅色絲帶的造型就像阿拉伯數字4,同時在上面還鐫刻著新四軍軍歌的音符,整體就寓意著新四軍軍部在南昌吹響了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集結號,以及奔赴大江南北殺敵抗戰的沖鋒號。

       背景是一幅反映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的自然山水畫卷,整副油畫從底部一直到天花板上,它是迄今為止全國紀念館中最大的主題序廳油畫,我們采取油畫、雕塑、還有旁邊的山體實景相結合的制作方式以達到逼真效果,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整體突出了南昌作為新四軍組建地這一主題。

     

    第一展廳

     

       我館主要分為四個展廳,接下來來到的是第一展廳——浴血堅持。向大家介紹的是堅持南方游擊戰爭的紅軍和游擊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顧,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調動大批部隊繼續圍剿各個革命根據地,重點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企圖消滅革命力量。

       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指揮和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央紅軍連續取得了四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但由于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央蘇區進行長征前,革命根據地的范圍有了大幅度的縮減。1934年十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主力被迫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為了挽救革命就開始了長征,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的這些是長征的主要領導人,而下面這張圖片則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瑞金。

       大家跟我來這邊,中共中央在組織主力紅軍撤離中央蘇區的同時,成立了以項英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以陳毅為主任的中央政府辦事處,他們統一領導在政府機關的干部和傷病員共三萬多人可以說為保障主力紅軍的轉移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中央主力紅軍突圍前后,在中央蘇區的邊境地區,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游擊戰爭,1934年九月底,中央決定任命曾山同志為江西省委書記,留守江西蘇區,率部在寧都、樂安、永豐等縣邊境堅持游擊戰爭,與敵人周旋 ,吸引和拖住了敵人的大量兵力,終于在11月間完成了牽制敵人、掩護紅軍主力轉移的任務。

       下面這個展柜里的文物是1935326日,國民黨江西當局通緝曾山的電文,在電文中懸賞三萬大洋,來繳獲他的人頭。

    各位來賓這邊請,193411月下旬,中央蘇區的全部縣城和交通要道都被國民黨軍控制,中央蘇區基本淪陷,在這樣危急的緊要關頭,遵義會議的召開給我黨帶來了新的希望。

       遵義會議之后,三萬兵馬化整為零,開始進行九路突圍。由于敵情嚴重,部隊在分散突圍中遭受巨大的損失,一些黨和紅軍的高級干部先后犧牲或被捕,如毛澤覃、賀昌、蔡會文等,翟秋白、劉伯堅被捕后,英勇就義,在他們的身上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獻身精神和崇高的氣節,這里是劉伯堅被捕之后寫的帶鐐行。

       在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九路突圍的電動圖,其中紅色的是我軍突圍路線,藍色的是國民黨軍的包圍路線。九路突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一舉消滅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部隊和領導機關的企圖,保存了一部分革命力量,突圍出去的黨和紅軍的領導人,加強了各游擊區的領導,為堅持三年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1935年四月,項英、陳毅在大余長嶺召開軍政干部全體會議,會議一致通過了堅持游擊戰爭的方針:依靠群眾,堅持斗爭,積蓄力量,創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從此千峰轉不盡,十里萬重山的莽莽山脈,活躍著一群群不屈的戰士。

    這是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十五塊游擊區的主要領導人和活動區域。黃道,江西上饒橫峰人,他領導的是閩北游擊區,譚余保,領導的是湘贛游擊區,粟裕,他領導的是浙南游擊區。這其中有七個游擊區跨越江西境內,也可以說江西是新四軍的故鄉了。展柜里的這些草鞋、油燈、藍布床單等都是當年的老戰士捐獻的。

       在這邊的這個展柜里面都是當時游擊戰士們的武器,大家可以看到,它們都非常的簡陋,其實都談不上是武器,大多數都是游擊隊員改造的農具。

       除此之外,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是非常艱苦的。他們的生活環境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天當被,地當床,野菜野果當干糧。下面這張展柜里面是他們當時食用的野菜標本,除了野菜,他們甚至食用觀音土。觀音土的口感,吃起來跟糯米差不多,但是人的胃酸并不能消化觀音土,因此有許多的戰士因過度食用觀音土而撐死。

       下面這張展柜里面是陳毅寫的贛南游擊詞,其中一句寫道: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啼知了,滿山沾野草。這首詩形象地描寫了游擊戰爭時期戰士們艱苦的生活環境。

    (多媒體互動)

       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的行動,保留了革命的火種和戰略支點,成為新四軍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這個電子翻書設備羅列出來的都是當時在游擊戰爭時犧牲的戰士名錄,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無名英雄。

     

    第二展廳

     

       接下來,來到的是第二展廳,談判改編,向大家講述的是將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過程。

       19377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這就標志著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通電號召全國同胞團結起來,一致抗日。

       1937922日,國民黨就發布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也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這也就標志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3781日,中共中央就發出了《關于南方各游擊區域工作的指示》,在保存與鞏固革命武裝、保障黨的絕對領導的原則下,可以與國民黨地方軍政當局進行談判。所以在1937年的8月到12月間,絕大多數的游擊區都是先后同國民黨地方軍政當局進行了艱苦、反復的談判。

       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1937年的9月份,陳毅來到了江西贛南當局談判的舊址——贛州米汁巷。由于這些游擊隊都是處在深山老林里面,他們對時局的變化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整個談判過程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1937年的716日,由于紅三團的團長何鳴喪失了警惕,導致近千名的游擊隊員被騙到福建漳浦縣的體育館,遭到了國民黨軍的重兵包圍繳械,史稱漳浦事件。漳浦事件之后,毛澤東也是指示各部游擊區,在談判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嚴防國民黨的襲擊與破壞。

    這幅油畫就再現了在1937年的924日,南方八省紅軍游擊區的最高領導人項英應邀來到南昌,同當時的江西國民黨省政府主席熊式輝進行談判。南昌談判的成功,也就解決了國民黨軍隊撤離南方游擊區,國民黨軍釋放政治犯等一些重要的問題,也標志著南方國共合作抗日實現。

       隨后就在南昌的月宮飯店設立了紅軍游擊隊的總接洽處,當時的負責人就是陳毅同志,這上面展出的就是陳毅在月宮飯店寫的幾封家信了。

       回過身來我們在這邊看到,當時的月宮飯店是在我們今天的明德路的西段,但現在是已經不存在了,我們館就根據當時的月宮飯店制作了正對面的這個微縮景觀,大家通過二樓的窗戶可以看到陳毅與代表談判時的一個場景。我們節選的也是電視劇《浴血堅持》當中的一個小片段。后面的這個背景墻就是當時月宮飯店的一張老照片了。

    好,各位來賓,我們這邊請。

       抗日戰爭爆發之后,流亡海外十多年的北伐名將葉挺回國參戰。19378月,周恩來在上海偶遇葉挺,就請求他出面集合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葉挺聽到之后也是欣然的接受了委托,并在淞滬戰役之際,向蔣介石提出了將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一個軍的建議。1012月,熊式輝就轉發了葉挺軍長編寫的這樣一份電令。1012月也就成為了新四軍的建軍紀念日,113日,葉挺就作為新四軍的軍長來到了延安,受到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熱烈歡迎。

       1937年的1223日,項英率領了一批干部從延安來到了武漢的漢口。在這里召開了干部會議。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當時軍部在漢口的舊址,漢口太和街26號。

       1938年的14日,新四軍的部分領導人就離開漢口前往南昌了。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些領導人的合影。其中葉挺并沒有馬上來到南昌。他是隨即前往香港籌措軍餉去了。

       1938年的16日,軍部就正式移駐到南昌的張勛公館,正式對外辦公,機構也是逐步的充實和健全,軍部領導人相繼任命。像在這一時期還成立了東南分局、新四軍駐贛辦事處、軍分會。這邊我們看到的就是當時軍部的一個組織序列表了,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云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主任鄧子恢。下面這張照片是分散在各個游擊區的一些領導人第一次來到南昌,為了紀念這次來之不易的相聚,他們就在中山路的鶴記照相館拍下這張珍貴的合影,之后大家就沒有像這次聚得這么齊了,這也是這些領導人唯一的一張合影了,原件是收藏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內。好,我們這邊請。

       我們看到的這把手槍是參謀處處長賴傳珠使用過的左輪手槍,后來是由他的兒子捐獻給我館了。(原件)

    好,我們這邊請。

       軍部在南昌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了集合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當時總共是集結了四個支隊和一個特務營,一共是1.03萬多人。這邊我們看到當時大概是有六千二百多支槍,而這僅有的六千二百多支槍都是由葉挺和他的夫人私掏腰包前往香港購買所得的。

       完成了集結任務之后,1938年的44日,新四軍就離開南昌,奔赴皖南抗日前線??梢哉f他在南昌待了100天不到的時間,這幅油畫就再現了在南昌火車站,軍民依依惜別時的一個場景。

       軍部在南昌可以說是廣泛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其中就成立了新四軍的戰地服務團,由共產黨人朱克靖擔任團長。這張照片是三位女兵在南昌剛換上新四軍軍裝時的合影,最右邊的這位女兵是叫張茜,后來成為了陳毅的夫人。旁邊這位我們看到是當時的女生隊隊長黃杰,她也是徐向前的夫人。

       平津滬寧淪陷之后,大批的愛國青年匯聚到南昌,南昌也是一度被譽為南方的延安。像當時的抗日救亡團體有很多,比如說這些兒童隊,江西青年服務團,他們都是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走到街頭上來宣傳抗日的。比如說演話劇、撒傳單、游行等等。

    這位我們看到的就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何士德,擔任的是江西青年服務團一大隊的大隊長,他也是我們新四軍軍歌的曲作者,在南昌創作的這首挖戰壕也是廣為流傳的。這幅油畫就再現了當時何士德指揮八千人歌詠大游行的一個場景。當時整個游行隊伍是從中山路、勝利路一直唱到了沿江路。

       我們館的重點陳展部分就是一、二展廳,三四展廳主要是以大寫意的手法再現了新四軍后期的一段發展歷程。

     

    第三展廳

     

       新四軍在后期的武裝力量的不斷發展壯大,就引起了國民黨蔣介石的恐慌。所以在194114日國民黨就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當時項英是率領9000多人行至涇縣茂林地區遭國民黨8萬多人的伏擊,除了傅秋濤率領兩千多人突出重圍以外,大部分同志都英勇犧牲,或者是被俘。

       所以在1941年的120日,毛澤東就重新擬定了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任命新四軍代理軍長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因為當時的軍長葉挺在下山談判時被蔣介石扣留。直到1946年被釋放,所以這邊我們看到的是代理軍長陳毅。

    那從這個時候開始,新四軍就是完完全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始敵后抗日,隨后新四軍被統一整編成七個師和一個獨立旅。

    我們看到的就是整編后的新四軍戰斗序列表了,第一師的師長是…… 第四師的師長彭雪楓,他是對日作戰中犧牲的最高級的將領了,其實這個戰役是已經勝利結束了,他是在打掃戰場時不幸被敵人的流彈擊中而身亡,犧牲時年僅37歲。

       從1941年到1943年,新四軍進行了殘酷的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等斗爭,在華中創立了八個革命根據地??梢哉f是逐漸發展為了華中抗戰的中流砥柱。

       各位來賓這邊請,看到這邊這個展柜,有一個徠卡照相機,這是一位新四軍老戰士寄存在我們這的。因為博物館的藏品來源主要有三種方式,寄存,捐獻以及購買,寄存就是物品所有權還是歸他本人所有,這個萊卡照相機裝上膠卷后仍能使用,還有捐贈的望遠鏡勛章等。

       為了加強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我們在各地開辦了一系列的軍政大學,這邊我們看到圖上標有五角星的都是當時抗日軍政大學的所在地。下方看到的這些文物,有畢業證,旁邊是當時的一個抗屬證,就是給抗日英雄的家屬頒發的一個證明。

       在這個展柜我們看到了一張黑白照片,同昌字號,它也是我們現在京劇沙家浜中春來茶館的原型之一了。

       各位來賓,這邊請。19458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掀起了全國規模的大反攻。89日到920日,新四軍共解放縣城30多座,殲滅日偽軍2.8萬多人,也使華中和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92日,日本代表正式簽字投降,長達14年的抗戰順利結束。

     

    第四展廳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第四展廳,完成使命。

       新四軍在抗戰勝利之后,就北移山東,成立了新四軍兼山東軍區,1947121日,新四軍完成了歷史使命,撤銷番號,統一整編為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也就是后來的三野,新四軍由編組前的1.3萬人發展到31萬多人,其中民兵有96萬多人,并建立起橫跨江西安徽浙江等七個省的抗日根據地,可以說為抗日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專題展廳

     

       這邊呢,就來到了我館的一個專題展廳。

       左右兩邊的墻上是我們能夠收集到的,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新四軍團級以上的烈士名錄。我們以電子屏幕滾動播放的形式簡單的介紹了這些烈士的生平簡介!當然,犧牲的戰士遠遠是不止這個數目的。很多人都成為了無名英雄。我們注意到在這面墻的左下角有一面空白的墻板,沒有貼照片,也沒有放名字,就是為了紀念在那些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

       英雄城南昌,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軍旗升起的地方,但很少有人知道,南昌也是新四軍誕生的地方。新四軍在各個地方留下的鐵軍精神也將激勵我們前進,為祖國建設奮斗不息。

     

    舊址

     

       好了,各位觀眾,接下來我們將前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進行參觀。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幾棟房子都是當年北洋軍閥張勛的公館,建于1915年,距今為止已有104年的歷史了,而用鐵架子支撐的這棵廣玉蘭,是當時張勛公館建成的時候就栽種了,也是目前所知江西最老的一顆廣玉蘭樹。

       右手邊的這棟房子是當時國民黨的捷報社,它主要是國民黨用來監視新四軍這邊動向的,因為當時是處在一個明中合作、暗中監視的歷史背景下。

       軍部租用的主要是我們正對面的這棟樓,我們看到主樓外觀采取了一個中法結合的建筑風格,大家看到這塊牌匾,它是1988年中國青年部部長陳丕顯來到我館時題寫的。

       左右兩邊的柱子上,都有精美的雕刻鏤空畫,分別為鳳戲牡丹和花開富貴,寓意著吉祥如意,因為年代久遠,有些都已經風化掉了。

       大門的上方是三副瓷板畫,中間那副名為魁星點斗,魁為北斗第一星,又稱文曲星,是張勛希望子孫后代都能金榜題名、科場登第。旁邊的兩塊分別是舜耕歷山和蘇武牧羊,寓意著忠孝兩全。像這樣的瓷板畫在整棟樓里是有十八塊,瓷板畫和磚雕都是當時建筑風格鼎盛時的標致了。大家再看這里,門框上的萬字圖并未雕刻至底部,這里有著萬字不到頭,萬壽無疆的寓意。

       下面我們進去參觀,大家小心臺階。一樓是新四軍各部門的辦公室,我們到這邊可以看到有些食堂還有些臨時住房,里面的物品我們都是根據新四軍老戰士的回憶進行的復原陳列,也就是說這三棟房子是原來的,但是里面的物品都是后期的復制品。

       二樓是軍部領導人的臥室。

       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當時的組織部、參謀處,后面這一排是當時警衛連的住房。大家我們看到這邊是有一個俱樂部,我們前面在展廳里說的那個何士德,就是在這里創作的那首挖戰壕。

       張勛他是江西奉新人,所以南昌的地方官員為了巴結他,就在這邊建了一個他的公館,但是他本人并沒有在這邊居住過的,像這邊原來還有一些花園、假山,但是現在保留下來的就只有這三棟房子了。他的四姨太帶著他的子孫后代在這里生活過一段時間。

       建國后,這里開辦過印刷廠、幼兒園,1988年這里才成立了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這三棟房子也是全國第六批的文物保護單位。

       各位來賓我們這邊請,我們整個場館占地面積是38畝。后面呢就是一個園林紀念廣場,里面擺放的是新四軍早期領導人的十個雕像。

       本次講解到此結束,接下來大家就可以自行參觀了。

     

     

    文件下載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
    想要看的一级黄片福利在线免费看|一级特黄在线小视频|一本一本色道免费观看视频|天天干夜夜操天天插

      <code id="ijqzr"><nobr id="ijqzr"></nobr></code><tr id="ijqzr"></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