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參觀熱線:0791-86214160
COPYRIGHT ? 2020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All Right Reserved
聯系電話:0791-86214160 郵箱:jxn4a@163.com 地址:南昌市西湖區象山南路119號 贛ICP備12002179號 贛公網安備 36010302000549號
學術研究
紀念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出征七十五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作者:
來源:
2012年5月25日,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在北京中國歌劇院小劇場舉辦“紀念全面抗戰暨淞滬抗戰爆發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出征七十五周年”座談會。在京新四軍研究會總會以及各分會代表約200人出席了座談會。
會長陳昊蘇在發言中指出:七十五年前,由上海青年女工為主組成的戰地服務團沖破舊觀念的束縛,石破天驚,毅然投身到抗日戰爭第一線,為抗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由于服務團的成員后來大部分加入新四軍,所以今天研究會召開座談會緬懷前輩業績,表達對她們崇高的敬意。陳昊蘇會長要求,研究會要發揚服務團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新四軍老戰士做好服務工作。
1937年秋,淞滬抗戰戰火正酣,全國慰勞總會負責人何香凝委派著名作家、反法西斯戰士胡蘭畦與上?;浇膛鄷撓?,發起組織戰地服務團,赴前線為抗戰將士做戰時服務。戰地服務團成立時,由胡蘭畦擔任團長,首批成員10人,平均年齡不足19歲。由于她們基本成分是女工,故命名為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其主要任務是:慰問民眾、宣傳抗戰、組織援軍、調查軍風紀。服務團加入羅卓英率領的國民黨十八軍,冒著敵機轟炸、機槍掃射的危險,深入前線,慰勉將士,鼓舞士氣。淞滬戰事失利后,國民黨軍隊全線撤退,服務團隨羅軍向南線轉移,沿途服務團女兵仍然不斷鼓動官兵士氣,喚起民眾抗戰,發動群眾組成擔架隊、運輸隊,救傷兵、運彈藥。隊員們還常常幫一些士兵寫家書,幫老百姓在前沿陣地搶割水稻,組織民間合唱隊宣傳抗戰。
從服務團成立后的3年多時間里,這群年輕的上海姑娘,足跡遍及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各個戰場,行程2萬多里,被譽為“戰地之花”。她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還聽從何香凝的囑咐,在抗戰期間不談戀愛。服務團還通過文字宣傳,喚醒更多的民眾起來抗日救國,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更多的同情和支持。1939年7月,周恩來在延安中國女子大學開學典禮上說:“中國婦女熱烈參加前線工作,如胡蘭畦、丁玲等所組織的戰地服務團,在前線艱苦奮斗,獲得全中國人民的稱頌?!?940年,時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總司令的羅卓英曾賦詩一首贊譽她們:八百關山非浪跡,三年汗血可成河。佇看蕩寇收疆日,汝輩勛勞永不磨。
1940年10月下旬,由于形勢的變化,經上級黨組織安排,服務團團員分批陸續撤離國民黨軍隊,先到桂林八路軍辦事處,后來多數人進入新四軍。至此,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解散。
座談會上,播放了回顧服務團戰斗歷程的視頻,遠在外地、九十多歲高齡的老服務團員還寄來表示祝賀的錄像。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倪豪梅、原江西省委書記萬紹芬、上?;浇糖嗄陼椭袊谷諔馉幖o念館、山東惠民縣民政系統代表等,先后發言,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服務團轉戰沙場、艱難困苦的傳奇經歷,深情回顧了服務團老戰士忠貞革命、出生入死的曲折人生和高風亮節。發言感人至深,服務團的故事給人以深刻啟迪和思考。時代進步,概念更新,政策開放,使更多的歷史還原其真相,九泉之下的革命英烈得到寬慰。
6月10、11日,研究會還將在北京音樂廳舉辦《青春的誓約》專題音樂會,配合此次紀念活動

第一批戰地服務團成員合影。圖中右6為胡蘭畦、右5為胡瑞英、右4為任秀蘭。

身著戎裝的上海女工戰地服務團團員。
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