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ijqzr"><nobr id="ijqzr"></nobr></code><tr id="ijqzr"></tr>

    歡迎訪問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參觀熱線:0791-86214160    

    COPYRIGHT ? 2020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 All Right Reserved
    聯系電話:0791-86214160 郵箱:jxn4a@163.com 地址:南昌市西湖區象山南路119號   
    贛ICP備12002179號         贛公網安備 36010302000549號     

    關于我們

    本館介紹

     

    簡介
    一.基地簡介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有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和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兩處革命遺址。是抗日戰爭時期抗日鐵軍新四軍誕生的見證。  
     
    (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南昌市西湖區象山南路119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國家4A景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原為北洋軍閥張勛的公館,建于1915年(民國四年),內有仿西洋式和中國古建筑相結合的兩棟兩層樓的樓房和一棟平房。1926年(民國十五年),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把此處作為他自己的臨時公館。1927年(民國十六年),該建筑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王鈞的住宅。同年,“八一”南昌起義時,這里是起義戰斗地點之一。
      舊址建筑風格為法式建筑,兼揉中國建筑的特色。主樓坐北朝南,四周有迥廊圍繞,廊孔呈拱形,樓的四角均有一個六角亭,樓亭錯列,別具一格。南面迥廊16根立柱上的石雕造型勻稱,獅子滾繡球、喜鵲銜梅等景物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鑲嵌在16座拱形門上的古瓷版畫是民國初年之佳作,人物、山水畫等題材,充滿著生活氣息,極有藝術價值。舊址中,每面窗扉上方都雕有精巧的磚雕畫,一窗一景,窗扉如畫框,不勝妙趣。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是新四軍歷史上第一個正規軍部的所在地,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改編中心,新四軍的誕生地??箲鸪跗?,項英代表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在南昌和國民黨當局談判成功,標志著南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現和新四軍組建的開始。1937年10月12日,國民黨江西省主席熊式輝轉發蔣介石關于南方幾支紅軍游擊隊統交新編第四軍軍長葉挺編遣調用的電令,這是首次公開發布新四軍的番號和軍長,這一天后來被定為新四軍成立紀念日。
      新四軍的一整套組織機構,以及軍首長和四個支隊司令員都是軍部到南昌后才確定公布的。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進駐南昌的張勛公館,正式對外辦公,機構逐步健全充實,軍領導人相繼任命,部隊編組和集中等項工作全面展開。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和新四軍軍部在南昌直接指揮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下山改編并集中、開赴抗日前線,南昌一時成為抗戰初期東南地區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被譽為“南方延安”。
      同年4月4日,在完成了改編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為新四軍,指揮調遣各部隊開赴皖南集結的任務后,離開南昌,開赴抗日前線。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和新四軍駐贛辦事處繼續駐在張勛公館堅持斗爭,直到1939年3月27日南昌淪陷前夕才撤離。
    1987年,江西省文化廳撥???5萬元,南昌市委、市政府撥???0萬元,搬遷了舊址內57家住戶,按原貌恢復整修了新四軍南昌軍部舊址。
      1988年1月6日,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在此成立并對外開放。數十年間,在江西省委和南昌市委的領導下,在新四軍陳列館工作人員的精心維護下,整座建筑修繕如初,完整地保護下中國近代史上這座百年建筑,讓參觀者能夠領略到上世紀民國初年建筑的藝術風格和歷史遺產。舊址自八八年開放以來,慕名前來的參觀者60多萬。新四軍老戰士陳丕顯、張震、譚啟龍、葉飛、彭沖、夏征農、張铚秀等先后來此參觀并為舊址題詞。軍部舊址在在對廣大干部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舊址地處老城區,周邊全是密集破舊民居,不僅道路狹窄,旅游、消防車輛無法出入,而且環境臟、亂、差,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再加上沒有專門的陳展廳,長期在舊址中布展,這樣既破壞了舊址原來的內部格局和歷史風貌,也限制了各種先進陳列手段的采用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這些對加強革命舊址的保護,發揮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作為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2001年9月,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同志到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視察工作。次年9月,在聽取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部分新四軍老戰士有關情況匯報后,孟建柱同志對搞好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建設作了重要指示。
      為了加強對革命舊址的保護,大力宣傳新四軍的光榮歷史,弘揚鐵軍精神,豐富英雄城的文化內涵,促進南昌市紅色旅游發展,提升整個江西紅色旅游品牌,中共南昌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進行改擴建。建設規模為:以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為核心,東起友竹路,西至象山南路,南到東書院街,北達三眼井街。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633平方米??偼顿Y約3.27億元,其中拆遷經費2.47億元,建設經費8000萬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 1、新建一座建筑面積4833平方米的陳列大樓和一個面積6800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2、對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進行維修保護和復原陳列;3、新建一個占地20畝的紀念廣場;4、對周邊道路和環境進行整治。
      2008年10月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整個改擴建工程分拆遷安置、工程建設、布館預展三階段進行。拆遷安置補償工作于2009年9月完成。拆遷范圍內涉及拆遷戶870余戶,總拆遷建筑面積為53000余平方米,2009年5月開始土建,2010年5月開始布展,2011年5月18日開始試運行,2011年6月29日舉行新館開放開幕式,7月1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改擴建后的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由舊址保護區、陳列展示區、紀念廣場區三大部分組成:
      舊址保護區,內有軍部舊址主樓(7號樓)、8號樓兩棟兩層磚瓦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建筑,主要是復原陳列軍部機關辦公室和軍首長葉挺、項英、曾山、黃道、張云逸、周子昆、鄧子恢等領導的辦公室及臥室。
      陳列展示區,新建一座上下兩層、建筑面積為4833平方米的陳列大樓,布置有反映新四軍改編、組建、發展光輝歷史的基本陳列《鐵的新四軍》,展線600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陳列文物有500余件。主要用于布置反映新四軍組建、發展和浴血抗戰光輝歷程的陳列展覽。重點是展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及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新四軍軍部領導人在南昌組織和指揮南方八省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組建為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的歷史。
      紀念廣場區,占地20畝,安放了新四軍早期領導人葉挺、項英、陳毅、張鼎丞、曾山、黃道、張云逸、袁國平、周子昆、鄧子恢的半身雕像,栽種了松柏、竹子、香樟、桂花等樹木,突出了園林的主題性、紀念性。
     
    (二)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遺址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位于南昌市西湖區東書院街21號,緊鄰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駐扎于此,負責組織指揮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同時還承擔著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壯大黨的力量,領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任。2006年6月,舊址被批準為南昌市登記保護單位,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具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價值,反映了特定時代的政治風云和重大事件。2017年,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復原陳列工程被中共南昌市委確定為紀念建軍90周年的獻禮工程,是紀念建軍90周年12項重點項目之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接到任務后,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工作。2017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開放儀式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隆重舉行,各項陳列正式對外開放。同時,舊址正在申請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基本情況: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建于1917年,總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8.2平方米,內有五棟面積相近、法國風格相同的兩層半樓房(2、3、4、5、6號樓)及一棟兩層樓房(1號樓)和一座水塔、一口水井。1號樓占地面積209.5平方米,磚木結構,共兩層,底層中間為南北走向的架空通道。該樓整體用紅色機制磚砌筑,底層右后側有一木質樓梯可上二樓,二樓為木質樓板,樓層倒板為木板條外加粉刷(俗稱“爛板條”),屋頂為圓木人字梁頂架,上用灰色機制瓦蓋頂。所用的磚瓦是由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湖北漢陽華興磚廠制造“魚利”牌紅磚和灰機瓦。兩側墻角高約2米處各嵌有“余興慶堂界”的青石板界石一塊,標明了該建筑的權屬性質。2、3樓占地面積155.17平方米,4號樓151.8平方米,5、6號樓141.4平方米,每棟建筑分為上下兩層,磚木結構,木質樓梯和樓板,倒板用木板條加外粉刷(俗稱“爛板筋”)做成,屋頂為圓木人字梁頂架,灰色機制瓦(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湖北漢陽華興磚廠制造“魚利”灰機瓦)蓋頂;外墻體用紅色機制磚砌筑,磚的短邊一側陰印法文“WAY”字樣。另有木樓梯可達樓頂天臺。
      舊址由鹽商余興慶所建,一直由其本人及后人居住,解放后收歸國有。上世紀六十年代,該建筑撥給國營江西印刷廠,成為該廠的職工宿舍。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江西印刷廠改制后將其交由南昌市西湖區房管局三眼井房管所管理,三眼井房管所將其分別租給了私人住戶(小部分已被公房私買成為私房)。
      復原陳列: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局機關陳列復原尊重歷史史實,注重歷史實據,每個細節都要嚴格遵循歷史事實,并生動地還原歷史場景。整體建筑的維修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注重年代感,修舊如舊,樓下是局機關各部委和機關食堂,樓上是各位領導人的辦公室兼臥室。真實還原了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機關各科室和各位領導人的辦公室兼臥室的歷史風貌。
    基本陳列: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基本陳列的陳列主題著重表現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工作實績,在艱苦的條件下做出卓越功勛的革命精神,展現老一輩革命家和愛國志士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基本陳列運用了翔實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將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成立的來龍去脈、組織機構、主要工作和領導人變化敘述得較為清楚;實事求是地展示了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在一年零兩個月里,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為新四軍軍部的組建和隊伍的改編并開赴抗日前線,為恢復和發展東南地區黨組織,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鞏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時兼顧了江西特色,對宣傳江西的抗戰歷史具有重要作用。大綱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在南昌成立;第二部分 組建新四軍及新四軍后方留守機構;第三部分 恢復并發展東南地區中共黨組織;第四部分 開展統戰工作凝聚抗戰力量;第五部分 領導東南地區抗日救亡運動。在尾廳設置了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發展脈絡墻,詳細敘述了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歷史變遷過程?;娟惲杏兄谟^眾了解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作用以及新四軍前期的歷史,對社會大眾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有重大作用。
     
     
     
    .
    想要看的一级黄片福利在线免费看|一级特黄在线小视频|一本一本色道免费观看视频|天天干夜夜操天天插

      <code id="ijqzr"><nobr id="ijqzr"></nobr></code><tr id="ijqzr"></tr>